人权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人权新闻

军方仍享特权、侵犯人权案例频传,印度尼西亚转型正义仍是漫漫长路

时间:2019-04-03 来源: 作者:

 

 

相较因政变或反对党遭镇压而导致民主流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民主虽年轻但相对稳定,军方改革是其中关键。然而军方仍享特权不受一般审判、侵犯人权案例频传,问题至今未解决。

 

近期最严重的案例是发生在巴布亚省的武装冲突。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Amnesty Indonesia)之前表示,军方自2018年底开始追捕西巴布亚民族解放军(National Liberation Army of West Papua,TPNPB),这项行动已造成数万人流离失所。

 

2018年底数十名参与巴布亚恩杜加(Nduga)桥梁建造的工人遭杀害,印度尼西亚政府认为是西巴布亚民族解放军所为,加派军队进驻,再度强力扫荡西巴布亚独立运动。西巴布亚争取自印度尼西亚独立已逾半世纪。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3月2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军方以不人道手段对付平民,用直升机投掷炸弹,攻击民宅、教堂、甚至诊所,造成多人死伤,有学童被射死,数万民众被迫躲到丛林避难。他们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解禁,允许媒体及人权组织展开调查,同时撤离军队,用和平对话解决冲突。

 

 

来自恩杜加的拉加(Raga Kogeya)出席调查报告发布记者会,她告诉记者,从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卡诺(Sukarno)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来就不想要巴布亚人,要的只是巴布亚的自然资源,印度尼西亚军队镇压平民的行动还在持续,把所有人都当成是解放巴布亚运动(OPM)的组织成员;巴布亚拒绝单独和印度尼西亚对话,希望荷兰、美国、欧洲联盟(EU)加入,他们都有责任。

 

印度尼西亚将于4月17日举行总统大选,寻求连任的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未响应这些要求。在3月30日的第4场选举辩论会上,他反而强调在巴布亚等地部署整合军力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也提到国安的挑战来自境内冲突甚于外部威胁。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威2014年上任,平民出身的他作风亲民,但也因没有政治资本奥援,为巩固政权而向保守势力靠拢,在推动军事改革与转型正义方面都受到质疑。

有印度尼西亚资深记者分析,左右印度尼西亚选举结果的往往不是政策议题,而是候选人的人格特质,佐科威因可亲近性高,人气也旺。

 

佐科威积极拉拢 军方影响力仍不容忽视

佐科威最为人称道的政绩,是在全国大力推动基础建设,近日开始营运的雅加达第一条捷运,成为印度尼西亚的骄傲。但作为印度尼西亚首位没有军事、政治背景的总统,在推动军队改革、落实转型正义方面,佐科威不免令支持者失望。

 

 

外界批评佐科威任命军事将领看重的是个人亲疏,而非专业;指他扩大军方在政府的影响力,最近的例子是提出在役军官任职文官的方案,被指可能重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Suharto)时代的军人干政之路;而他选前说要推动转型正义,却不曾追究军方过去在多起历史事件中打压人权的责任。

 

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主任乌斯曼(Usman Hamid)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印度尼西亚自苏哈托垮台后享有21年的民主化,军方改革是重要特色,制度上军方已不再介入政治、不再保有国会席次、也不再经营企业,但改革仍未完成,政治人物在选举时也总想利用军方的力量抗衡对手,政治与军方的关系仍是变动的。

 

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3月29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印度尼西亚军方这几个月在巴布亚省侵害人权的报告,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解禁,让媒体与人权团体调查,撤离军队,用和平对话解决冲突。

乌斯曼说,很难说军权在佐科威任内是否高涨,但很明显,佐科威很积极拉拢军方,他在村里与军方人士座谈时要军方支持政府,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军方为国家利益服务,而非为特定党派的政府,而佐科威动用情治力量打压在社群网站发起#2019年改变总统(#2019GantiPresiden)的运动,这也是另一个军方力量遭政治滥用的例子。

 

他表示,印度尼西亚民主化至今,政治人物倾向拉拢军方,印度尼西亚军方只有在从事与军事相关的不法行为时,会受到军事法庭审理,陷入贪污、迫害人权、犯罪等争议,却不受普通法庭审理,过去国会曾有提案取消军方的一般司法豁免,因军方反对而失败。

 

 

印度尼西亚军方的社会影响力至今仍不可忽视,这与军方深入全国许多省、县、村里各个基层的组织单位很有关系,这个自对抗殖民强权遗留下来的地区司令部结构,不仅没废除,最近为了解决军方职位不足的问题,还在扩编。

 

例如首都雅加达东部的克拉玛贾蒂(Kramat Jati)就有主管雅加达及近郊勿加西(Bekasi)、德博市(Depok)、唐格朗(Tangerang)的雅加达军区司令部Kodam Jaya。

 

乌斯曼说,军方地区司令部结构已不符合现代国防需求,早就应该废除,这是另一个尚未完成的改革,很多人批评它的存在只是让军方更易取得地方经济资源,这和苏哈托时代军力介入每个阶层政府的决策过程是一样的。

 

印度尼西亚各地也常传出书籍遭军方没收、文化活动遭军方禁止的案例。乌斯曼说,军方认为他们是国家的守护者,凡是被认为宣传共产主义或批评军方历史的思想内容等,都会被视为有害印度尼西亚文化主权及国家发展,被军方当作是对国家的威胁。

 

保守势力反扑 转型正义之路仍遥遥无期

佐科威上任后曾试图推动转型正义,但无疾而终。

 

印度尼西亚1965年镇压共产党、1998年学生运动等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发起周四集会(Kamisan),每周固定在总统府对面、民族独立纪念碑的广场外举行。他们带着黑色雨伞和罹难者照片,要求政府调查人权侵害的历史,至今已集会579次。

在3月28日的周四集会上,玛莉雅(Maria Katarina Sumarsih)告诉记者,1998年11月时,她当时念大学的孩子伯纳迪努斯(Bernardinus Realino Norma Irmawan)在一场抗议国会的运动中,因左胸遭枪击身亡,她因此组成受害者协会,要求印度尼西亚落实真正的法治。

 

年迈的斯凡迪(Sfendi Saleh)则说,他是1965年印度尼西亚镇压共产党事件的受害者,他因被指控是共产党员而入狱15年,至今身分证上还留有纪录,也造成他终身不能当老师,不能考公务员,希望政府能还他清白。

 

乌斯曼说,佐科威刚上台时曾准备发布总统令废除苏哈托对1965年事件受害者制定的歧视政策,也曾召开全国转型正义和解会议,但立即遭伊斯兰强硬派及保守军系势力反扑,他们散播仇恨言论,指控他非穆斯林、有华人血统、是共产主义者,在这些威胁下,佐科威成为缺乏信心的领袖。

 

他说,佐科威因此提名保守派的伊斯兰学者理事会主席安明(Ma'ruf Amin)当副手,争取保守派选票,但也造成部分支持者流失,这些选民都曾期望他处理过去的人权侵害事件,保护少数族群,现在都对他失去希望与信心。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最新公告
继续阅读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关注患者获得辅助技术 独立生活并享有基本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