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人权新闻

歧视亚裔攻击案上升 纽约官方统计数字不准确

时间:2020-04-22 来源: 作者:

 

针对亚裔的仇恨或歧视性事件不断上升,但官方统计数字却没有反映出这一趋势,警局的最新统计数字中此类事件甚至比去年同期出现下降。很多亚裔组织开始自己追踪这些事件,并鼓励受害人出来投诉。

 

根据纽约地方新闻网站The City的报道(原文链接https://thecity.nyc/2020/04/for-asian-community-bias-attack-tally-understates-problem.html),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分享针对亚裔的攻击事件,此类事件显然在疫情期间已经在纽约市内外形成浪潮。但亚裔小区维权人士说,官方对此类事件的统计数字并没有体现出这股浪潮的规模,所以亚裔团体已经开始自己收集相关投诉。

 

「我们的生意减缓,歧视犯罪和仇恨犯罪上升,这些事情一月份就开始了,现在已经到了四月中,但市政府还没有一个应对计划。」亚美联盟总监姚久安说。负责人权执法的市人权局周日宣布将推出针对反亚裔事件的特别行动组,「这虽然是个好消息,但我们市府应该采取更实质性的行动阻止此类事件发生。」亚美联盟副总监韩君(Joo Han)说。

 

人权局方面表示该局二月起已经与多家亚裔小区组织、市府部门和官员办公室合作推出了多场疫情相关教育活动,其中五场提供了国语翻译,从今年开始至今,该局已经收到250单相关投诉,其中105单是直接与亚裔相关,占42%。人权局正在对其中的18单进行调查,九单已经得出了结论,但该局未提供去年相关数字的对比。

 

警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至4月12日,直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只有一单,比去年同期的三单还少。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警局启动了一个新的仇恨犯罪统计栏目叫「其他新冠」,这个栏目纪录了11单相关时间,所有都是针对亚裔。也就是说,针对亚裔的攻击其实是上涨了300%而不是下降了67%。警局对仇恨犯罪的统计只包括由歧视引起的犯罪行为,所以并不是所有种族相关事件都算在内,比如辱骂就不算。根据警局的标准,仇恨犯罪的动机必须与受害人的族裔或宗教等身分特征有关。

 

投诉猛增成家常便饭

 

但对州众议员牛毓琳来说,即使11单也显得低于事实。从一月份亚洲的新冠新闻开始受到关注以来牛毓琳的办公室收到的种族歧视相关口头或身体攻击投诉猛增,现在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牛毓琳三月底在PBS电视台的MetroFocus节目中针对这个问题录了一段视频之后,她办公室的电话就被打爆。「每次这段视频播放之后,我就会收到至少20到40封电邮和10到12条短信,向我投诉他们的遭遇。」她说。「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两种疫情,一是病毒本身,还有就是拍外和种族歧视。」

 

州检察长办公室新开设的反仇恨犯罪热线也收到了大量相关投诉,「这条热线刚开设,所以很难就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得出结论,但大部分的投诉都是发生在纽约市对亚裔的言语侮辱。」检察长办公室发言人说。

 

在华埠,「坚尼路以南邻里联盟」的共同创始人李卓勋在一个名叫「反亚裔犯罪」的脸书群里跟踪由英语亚裔媒体NextShark发布的攻击亚裔事件,「很多都是提交了录像证据,不是瞎编出来的,非常恐怖。」他说。

 

亚美联盟已经推出了收集投诉的网站,美中公共事物协会也与一些犹太裔组织连手,于4月15日推出歧视攻击投诉机制,该会会长滕绍骏说,这个项目目的是为了鼓励受害人对那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攻击事件投诉。「很多人在地铁上被别人打一下,就一下,也没受伤,他们就不投诉了。」滕绍骏说。

 

这正是哈佛大学博士生Boram Lee和Ja Young Choi通过众筹一起创建种族事件标记地图的原因。这个地图最开始只在波士顿,后来扩展到纽约及其他地区。「这样的事到处都有发生。」两人最近与艺术家Kenneth Tam连手,Tam的项目「我们不是新冠肺炎」纪录了从纽约东村到厄瓜多尔发生的歧视。「情况很恐怖,这样的事不应该发生在亚裔、亚裔美国人或任何人身上。」Choi说。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最新公告
继续阅读

防疫与人权 德国艰难谋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