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人权委员会今天向人权理事会提交了长达200页的报告。委员会主席苏卡(Yasmin Sooka)表示, 委员会以多种方式界定了这些罪行,以便南苏丹境内和境外的司法机关对这些罪行进行起诉。例如,一些酷刑、强迫失踪和攻击联合国人员条约的缔约国可以起诉肇事者犯有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委员会在向人权理事会提交的第三份报告中指出,自南苏丹“振兴和平协定”2018年9月签署以来,该国总体的安全、和平和经济局势有所改善,但南部赤道州的局势仍非常不稳定。在耶伊河地区,政府部队与尚未签署该协定的反对派武装“救国阵线”之间持续发生战斗。数千名平民仍被迫流离失所。
在本次报告中,委员会重点关注2018年5月至6月在团结州、西加扎勒河州和中赤道州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由政府部队和反对派武装成员实施的残暴强奸,多次帮派强奸,性奴役,绑架,强迫婚姻,强迫怀孕,强迫堕胎,性器官残害以及杀戮。儿基会的一份声明指出,在所有报告的与冲突有关的性暴力案件中,超过25%的受害者是儿童。委员会认为此类事件可能构成严重侵犯人权和违反人道主义法的行为。
苏卡表示,“这种罪行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因为有罪不罚现象已经根深蒂固,但不能允许这种有罪不罚现象继续下去。”
委员会还注意到任意拘留,酷刑,处决和强迫失踪事件不断增加,这导致南苏丹产生了偏执和恐惧,民间社会活动人士报告说他们害怕发声。在委员会记录的一些案件中,囚犯被关押在没有新鲜空气或厕所的集装箱内。目击者还描述了酷刑,包括遭到殴打和鞭打,拔出趾甲,割伤,灼烧和电击。
委员会表示,“振兴和平协定”的签署并没有立即改善南苏丹人民面临的绝望的人道主义局势。60%的南苏丹人口严重粮食不安全,220万人仍为难民,190万人境内流离失所。对人道主义行动者工作的阻挠加剧了人道局势,南苏丹已经连续第三年被列为世界上对人道主义工作者最危险的地方。
委员会重申,南苏丹在建立过渡时期司法机制方面缺乏进展,呼吁南苏丹政府采取紧急步骤,建立真相、和解和治疗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ruth, Reconciliation and Healing)和赔偿管理机制,并敦促南苏丹政府和非洲联盟建立南苏丹混合法庭。委员会强调,虽然南苏丹的司法机制滞后,但暴力行为肇事者可能会被国际法院或其他国家的法院起诉。委员会呼吁国际社会和该地区各国为南苏丹过渡时期司法机制的建立进行政治和物质上的投资。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2016年3月建立了南苏丹人权委员会,以确定和报告事实和情况,收集和保存证据,并澄清涉嫌重大违反和侵犯人权及相关罪行,包括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和种族暴力的责任,以期结束有罪不罚现象并确保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