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当家暴牢狱恶化为地狱:该关在家里躲病毒,还是逃出家门躲暴力?

时间:2020-04-13 来源: 作者:

 

 

李牧宜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3月23日晚间,英国正式进入「全境封锁」。在疫情蔓延之时,许多人正关在家中,珍惜和伴侣一起手牵手、度过困境的情份;然而受到家庭暴力之苦的人,却日日期盼着可以早日脱离正在控制自己的那双毒手。

 

进英国家暴防治组织Refuge实习后,我跟着同事们对新的「家暴草案」四处奔走,希望能细致地透过游说影响修法,细细地保护那些深受家暴之苦的人和孩子。然而很不幸地,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这些细细的努力,都必须陷入停摆。

 

要在疫情蔓延时救助这些受暴者和孩子,分秒必争,我们只能紧急更换策略,透过民间力量的串连释出求救指南,并善用社群媒体救助可以用网络的人,用超市、路边海报救助能逃出门的受暴者,能救一个是一个。

 

英国疫情严峻,重症确诊已近八万人,平均单日入院死亡近千人。在英国本就很严重的家庭暴力问题,如今正在遭遇更严苛的考验。依照疫情爆发前与后的观察,我发现,那些过去始终没能获得解决的问题、政府始终放着不管的问题,如今很讽刺地成为了让更多受暴者陷入绝境的关键。

 

3月23日晚间,英国正式进入「全境封锁」,一般民众除了购买民生必需品、必要时适当运动和寻求医疗协助外,皆不可以出门。就连坐在公园草皮上休息,都会受到警察驱离。在疫情蔓延之时,许多人正关在家中,珍惜和伴侣一起手牵手、度过困境的情份;然而受到家庭暴力之苦的人,却日日期盼着可以早日脱离正在控制自己的那双毒手。

 

这些早认为家庭如其牢狱的人,现在正处在已恶化为不见天日的「地狱」。他们该关在家里躲避病毒,还是该逃出家门远离亲密之人的暴力?

 

英国政府近年来不断缩减资金和投入,面对疫情袭来,民间组织更是捉襟见肘。民间拥有的家暴庇护所,因为疫情发展下,社交距离、全国禁足令等规定,让许多专业服务人员都必须在家工作、无法进行受暴个案访视,使庇护所纷纷关闭,也不能再接受转介。这让流落街头的妇女和孩子急剧增加,加上食物银行服务减少、超商抢购潮,即使成功住进庇护所,也无法取得足够生活用品和食物。

 

英国每年有200万人深受家庭暴力之苦,受暴者大部分为女性。根据统计,每三位16-59岁的女性,就有一人经历过家庭暴力,每周平均有两位女性被伴侣或前伴侣杀害。而在新冠肺炎爆发后,在近两周内家庭暴力案件不但增加了25%,全国禁足令下达后,英国在一周内更有8位女性皆在家中被自己的伴侣/前伴侣谋杀。可以想象,这种情况会随着疫情继续恶化。

 

英国最大的家暴防治组织Refuge,在新一轮宣传后的24小时之内,求救专线接到的紧急求助电话增加了25%,造访其网站求救信息页面的流量也增加了整整七倍。另外,同也是家暴防治组织的The Respect求救电话自3月30日增加了26.86%,针对男性受暴者服务的The Men's Advice Line也增加16.6%,证明第一线家暴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然而在情急之下,很多组织没有足够资源将求救专线转往在线或分流至各处,无助的受暴者就这么被丢在社会防护网之外,在深渊持续坠落当中。

 

经济暴力一直都是阻挡求救的关键,疫情爆发,更凸显政府是个帮凶

 

在Refuge工作时,我们同事通常都称呼那些成功求救的人为「幸运之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多身处暴力之下的人,是很难取得资源和时间对外寻求帮助的。过去许多受暴者,尤其是女性,可以将出门工作视为暂时解脱的方法,或是求救的契机,但近期很明显地,自从疫情爆发之后,这扇求救的窗户变得更小了,使得妇女在全国禁足令之下,更加绝望。

 

谈论家庭暴力时除了性别不平等,更显著的是控制欲望与权力上的不平等。施暴者往往藉由各种暴力手段(无论是肢体、性或经济暴力)、藉由控制和威胁,展现自己的权力和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疫情爆发增强了失业率、经济压力,加上隔离和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不但增加了施暴者发泄的借口,更加深了许多施暴者对于控制力的渴望。而此时,经济成为控制渴望的极大的关键。

 

如果要说英国政策是促使家暴加剧的间接因素,我认为一点都不为过。

 

经济暴力在英国家暴案中是非常普遍的,在疫情爆发后更为加剧。大家都知道,许多受暴者离不开家,或是离开家又必须回来的原因,都是因为经济。施暴者普遍透过「拒绝给生活费」、「控制家庭财务」等行为控制伴侣的自由和行动,不少案例显示,许多人会连带强迫伴侣借贷或担任保证人,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以使他们更需要倚靠自己过活。

 

这就要先讲到英国的统一福利救济金(Universal Credit),这一种以单笔的福利金来取代广义福利金的社福改革,目前有约280万个英国家庭靠着这笔救济金存活。起初政府希望透过这种政策进而改善许多家庭的经济能力,未料适得其反,在疫情中尤其显著。

 

我如何说它是帮凶?英国统一福利救济金是采单一账户制度,申请救济金时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要申请时必须提供「一个」银行账户,并在等待至少五周的工作天后,政府会在每周或每月拨救济金到这个账户里。然而,大多家庭提供的「银行账户」,都是由家中握有经济权的那个人(大多数为男性)所有,使得经济弱势的另一半或孩子的生计更被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统一福利金「Separate Payment」(单一支付)制度一直以来都被人权团体抨击,虽然可以更改银行账户,或申请伴侣两人分开拨款,但申请行为皆会显示在同一个申请纪录上,使施暴者可以轻易追踪、增加对受暴者的威胁。民间团体一直在推动,申请救济金的「起点」时就必须平均拨款给伴侣两个人,使受助家庭成员和孩子能平均得到保障,因此这也是2020年新的《家暴草案》中改革的重点之一。未料疫情爆发后,不但使许多关在家中的人受到肢体和性暴力上的威胁,无法外出工作,也加剧了某些人经济上极大的弱势,让求助的窗变得更小更小。有公民身份的人都如此艰辛,遑论那些还未取得正式身份、无法取得救济金的受暴移民。

 

根据我们求救专线的志工同事转述,家暴案中有个趋势,就是施暴者以疫情作为不准孩子和分居/离婚的另一半见面的威胁;学校关闭、所有社交行为被禁止,使得受暴迹象无法在社交中或师生关系中为人所知,许多孩子顿时失去了避风港,陷入情绪忧虑。

 

英国内政大臣普莉提巴特尔(Priti Patel)终于在3月29日公开保证,虽然政府下达全国禁足令,但受到潜在家庭暴力威胁,或是正在面临家暴受害者皆不限于全国禁足令规范,得以出门寻求救助;国会议员尼克西蒙斯(Nick Thomas-Symonds)更亲自写信给巴特尔,呼吁政府在全国封锁期间,向家暴组织提供紧急财政援助。终于,政府宣布拨200万英镑的资金,投入电话求救专线以及网络支持。

 

在非常时期,政府着重医疗系统的支撑,我们起初的确不期待政府能有什么大动作,许多国家便纷纷出现了由民间发起的行动,例如在法国与西班牙,药局成了受暴者重要的求救中心,当他们走进药局说出「Mask-19」(口罩-19)的暗号,便是在和工作人员发出求救讯号。

 

而身在民间的我们,也集结全国关注家庭暴力的非营利组织,大伙儿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但将专线分流至各地,让在家工作的接线员也可以接到电话,并增强网络求助系统,也在第一时间释出了相关指南,透过社群媒体强力播送。感动的是,在英国社会的民众串连动能仍然非常强。我们也发动了全国性宣传「 #YouAreNotAlone 」,透过民众的帮忙,让更多受暴者知道何处可以寻求资源,例如加强小区倡导,虽然大家出门的机会被限制,但仍可不时致电邻居和朋友关心;我们和物流公司合作倡导,工作人员到不同住处发送包裹和信件时,须留心观察收件者是否有异样;倡导民众伴侣或亲人情绪不稳、有出现暴力行为迹象时,尽可能不要待在车库或冰箱这些容易取得利器之处;手机随时充饱足够电力,若需要紧急求助但是不方便讲电话或发出声音,在手机拨打999后再播55,电话就会即刻转往警察系统,警察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前来。

 

我们准备好了吗?

 

新冠肺炎危机恶化了英国社会的不公义和性别不平等,面对疫情,政策制定者如果不能将特殊需求纳入考虑, 禁足令或是社交距离不但可能使某些族群处境艰难,原先充满瑕疵的政策更可能将他们推向创伤的谷底。

 

新冠肺炎病毒除了正在威胁英国民众的健康,也正在提醒英国社会,那些「我们原本就知道的问题」若持续放着不解决,在紧急危机发生时,会多么容易地成为猛虎上的利爪,一道地道撕裂更多弱者和孩童的心房。

 

如今眼看这场灾难持续发酵,此时此刻,对于那些在阴暗中发抖的妇女和孩子,恢复平静的日子,对他们来说遥遥无期。保持社交距离是为了降低肺炎病毒传染,但我们对于周遭他人的关心不能因为社交距离而减少,因为那可能是救命的关键。我不敢说要用「爱」来抵抗疫情,但对于暴力零容忍的意识,人人都必须持续保持。

 

疫情升温,妇女和弱势族群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学校关闭、在家工作或工作被迫暂停、社交距离措施的冲击之下,该如何补强我们社会的保护网,以预备在未来危机降临之时接住更多脆弱的人?我们对于那些「一直都知道很严重的问题」、「早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英国,福利救济金等政策上的严重瑕疵,我们处理了吗?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专题新闻
继续阅读

韩政府规定违反居家隔离者须戴电子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