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土耳其万年古镇沉入湖底成为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的牺牲品

时间:2020-04-24 来源: 作者:
土耳其政府最终无视反对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抗议,完成了备受争议的伊利苏大坝的蓄水工作,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一个拥有一万多年历史的库尔德人的古镇淹没于人工湖的湖底。古镇周围五十多个小村也从此永远从地球上消失。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一个政府或将愧对子孙万代的决定呢?经济利益的考量是否足以解释?一个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有权力销毁?
 
上个月刚刚被埋入人工湖湖底的古镇哈桑凯伊夫镇(Hasankeyf)位于土耳其东南部,傍依底格里斯河,拥有一万两千年历史,这里距离叙利亚与伊拉克边界不远,考古学家们一致认为是全世界罕见的有人类持续居住足迹的最古老的地区之一。这里保存着古亚述,古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历史文明的文化古迹,汇聚了中亚,高加索,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多种文化,哈桑凯伊夫古镇还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个商业中心之一。
这里的300多处历史古迹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迹记载了12与13世纪库尔德的阿尤布王朝,当时,这里修建了许多王宫,清真寺与陵墓,其中包括著名的大皇宫以及底格里斯橋。同时代修建的小皇宫一直到十九世纪末都是库尔德族首脑居住的地方。
除了象征库尔德文化的历史古迹之外,这里还有数千个人造洞穴留下当地世世代代人的生命足迹。这些洞穴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终有人居住。这里处处都是古迹,许多历史古迹都尚未获得发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土耳其政府将哈桑凯伊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与文物保护地区。
然而,这一切,今天都已经被淹没在河水之下。虽然,同当初中国修建三峡水坝一样,土耳其政府也将部分可以移动的古迹迁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保存,并且还设立了一个考古公园,将当地的文物古迹收集在一起。然而,对许多考古学家,科学家以及历史学家们来说,哈桑凯伊夫将从此彻底消失,如同特洛伊等古城一样,今后的人们将无从考证当地的历史。
这里是库尔德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今天当地居民依然绝大多数为库尔德人,对受到土耳其政府压迫的库尔德人来说,哈桑凯伊夫的消失彰显了土耳其政府对待库尔德人的政策。一位当地民众悲伤地表示,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法看到我们成长的地方,使哈桑凯伊夫从地球上消失是对人类的犯罪。
这就是为什么土耳其反对党以及全世界一百多个环境保护组织以及人权组织去年同声疾呼“解救哈桑凯伊夫,保护底格里斯河还为时不晚,”他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伸出援手,呼吁将哈桑凯伊夫列入教科文组织名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且还向欧洲人权法院提出申诉,呼吁保护哈桑凯伊夫文化遗产。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教科文组织还是欧洲人权法院均未回应非政府组织的呼吁,以至于今天,哈桑凯伊夫终于葬身于伊利苏大坝的人工湖。
伊利苏大坝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水坝,它是土耳其政府开发东南部安纳托利亚项目的一部分。该计划早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酝酿,但由于其可能引发的环境恶果以及当地库尔德族群的反对而一再被拖延。在土耳其试图加入欧盟而与欧盟展开入盟谈判期间,该计划更是因为摧毁库尔德文化而遭到来自欧盟的反对。
然而,多方面的因素加速了土耳其当局的决策速度:一方面是土耳其与欧盟入盟谈判的失败,值得注意的是,大坝正式启动那一年也是土耳其与欧盟关系陷入僵局的时期,由于来自欧盟大国法德等主要成员国的反对,土耳其入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另一方面,美国入侵伊拉克导致伊拉克库尔德人的处境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库尔德人最终成立了库尔德斯坦自治政权,虽然该政权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伊拉克库尔德人的势力因此而大振,引发土耳其政府的担忧。所以,尽管土耳其官方反复强调修建大坝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但是,观察家们一致认为,伊利苏大坝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不可忽视,因为土耳其从此将有能力掌控叙利亚甚至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水的水流量,由此把握库尔德斯坦政府的命脉。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专题新闻
继续阅读

人权高专谴责伊朗处决少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