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外佣与雇主之间的摩擦亦随之而增加,有外佣权益机构近月接获多宗雇主虐待外佣的个案,包括10宗肢体暴力及4宗性暴力,反映疫情加剧外佣人权问题,有关政府部门的外佣权益保障不足。
外劳事工中心小区关系主任唐晓昕指出,疫情增加外佣与雇主之间的摩擦,尤其是假期外出及家居检疫等问题。由于担心外佣在外染疫,有雇主要求外佣签署协议,保证自己放假期间留在特定的地方、甚至不能放假,如违反协议就有扣粮、扣假、解雇等惩罚,有外佣被迫就范。截至目前为止,组织已经收到10宗雇主对外佣使用肢体暴力的个案,当中包括脚踢、掌掴、推撞外佣等;另外亦有4宗性暴力个案,但唐相信实际个案比呈报个案更多。
面对暴力,有小部分外佣会报警处理,但大部分都不了了之,因为据理力争意味着外佣要离开雇主,当中的成本高昂,大部分外佣都难以负担。而且,外佣必须有证据及表面伤痕等,才能进入司法程序,控告雇主。唐批评,政府对外佣的保障十分有限,例如劳工法例只规定雇主提供合适、有私隐的居住环境,限制十分模糊,所以有雇主让外佣睡厕所。如外佣想投诉雇主违反规定,就必须到入境处,但雇主需负的代价并不沉重,投诉的过程亦有诸多限制,形容「好似比人罚」。
唐续指,政府应该废除外佣解除合约后必须两星期内离开香港的规定,联合国已视之为剥削人权的政策。另外,政府亦应该重视外佣居住环境的问题,因为很多摩擦冲突,都是空间逼狭、缺乏私人空间造成。组织亦倡议政府与领事馆、机构等合作,为外佣提供一定程度的恒常紧急支持服务。
外劳事工中心总经理Cynthia Abdon-Tellez 表示,有外佣本年年初上诉与雇主同住的规定,于9月22日被上诉法庭裁定败诉,法庭指同住的规定不会直接导致剥削劳工的问题。她对此表示极度失望,她强调外佣及雇主虽然存在雇佣关系,但香港颇多雇主无法提供适当的空间予外佣休息,甚至有外佣被要求在雪柜顶睡觉,从高处跌下受伤,政府亦缺乏监管。她同意让外佣搬出去住将会加重雇主的财政负担,但废除有关规定能至少给予外佣、雇主一个选择,而非「一刀切」禁止该选项。她强调「外佣是为香港人工作」,政府应确保外佣获得与本地劳工同样的保障,并与领事馆合作,为求职中的外佣提供适当的住宿,而非卸膊给中介公司及雇主,避免外佣宿舍爆疫的惨剧再次发生。
香港雇佣公会主席陈东风则表示,近月并无收到外佣被虐的个案,但也有不少雇主与外佣争执放假问题。陈透露,最近每月都有几宗外佣因此辞职或遭解雇的个案。每当外佣、雇主有不满,通常会先联络中介公司作调解,严重者才会报警或向入境处求助。最近疫情严重,不少航班停飞,入境处便修改了解除合约后14天内离开香港的要求,让外佣留港1个月。由于时间颇长,再加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外佣供应减少,这批外佣通常都能找到新雇主,但期间要自己负担生活费及住宿费,十分不稳定。
劳工处回复本报查询,表示没有备存有关外佣被虐个案的举报。在处理外佣雇佣申索时,如个案涉及其他违法行为,例如外佣指称被雇主袭击,处方会把个案转介警方及相关的执法部门跟进。视乎个案情况,如有需要,劳工处亦会为外佣提供转介服务,协助外佣获取所需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