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政府周六(20日)宣布退出欧洲一项旨在防止妇女受暴力及家暴威胁的公约,没有给予任何理由。这项公约最早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定,又称「伊斯坦布尔公约」(Istanbul Convention),土耳其也是首波签署的国家之一;土耳其人权纪录长期受批评,而今退出此公约,可能令加入欧盟更遥遥无期。
「伊斯坦布尔公约」正式全名「欧洲理事会女性暴力与家庭暴力防治公约」(Council of Europe Convention o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Domestic Violence),欧盟执委会2011年在伊斯坦布尔通过,要求签署国立法防止针对女性及家庭的暴力,至今有47个欧洲国家签署。
卫报报导,土耳其19日宣布退出伊斯坦布尔公约,未说明退出原因。土耳其家庭、劳动与社会政策的女性部长塞尔库克(Zehra Zumrut Selcuk)在推特强调,土国现行宪法和法律就有保障妇女权利,且土国司法活络,将足以进行司法改革来促进女性权益。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Recep TayyipErdoğan)本月稍早曾宣布将进行司法改革,包含性别暴力防治,强调其改革可以促进人权与自由,达到欧盟所要求的标准,但此时却退出保障妇女与家庭的欧洲公约。在消息公布后,伊斯坦布尔、安卡拉等大城都出现抗议示威。
土国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去年就曾表示考虑退出此公约。含宗教团体在内的保守派人士过去常批评,伊斯坦布尔公约的原则破坏了家庭结构,助长离婚和暴力,并指公约反对性倾向歧视,会推动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LGBT族群萌生。
土耳其官方没有保存针对女性的仇恨犯罪纪录。据世卫组织,土耳其有38%女性一生都遭伴侣暴力对待,比欧洲受害女性平均约25%还多。土耳其自2005年来展开加入欧盟的谈判,但因政府的保守立场和人权纪录与欧盟分歧,谈判基本上已经停摆。
埃尔多安的次女苏梅耶(Sumeyye Erdogan Bayraktar)是妇女团体「女性与民主协会」(Kadin ve Demokrasi Dernegi)副会长。此团体过去与政府关系良好,在土耳其宣布退出伊斯坦布尔公约后,协会表示,此公约是防止女性遭暴力的重要倡议,这样的理念无法延续,已造成社会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