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8日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本苏达(Fatou Bensouda)5月8日在向安理会汇报利比亚最新局势时指出,利比亚总体安全局势自从她5月向安理会提交工作报告以来正在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报告显示,该国面临重新回到大规模冲突的风险。这一结果对于利比亚的法治将产生负面影响,并将注定加剧目前存在的有罪不罚的状况。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本苏达8日在向安理会提交有关利比亚局势的第13份报告时表示,该国目前存在的有罪不罚局面如果加剧将会使整体人权局势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本苏达表示,利比亚持续的政治不稳定和脆弱的安全形势已经导致大规模侵犯人权罪行的发生。平民持续遭到杀戮、 绑架、拘留、酷刑和性暴力的有关报告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强烈关注。
本苏达指出,针对在利比亚过境的移民所犯侵权罪行应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报告显示,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移民目前在利比亚全境各地受到关押,非人道的关押处境令人感到震惊。她表示,检察官办公室正在对是否就此展开正式调查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苏达在发言中再次提醒利比亚政府负有法律义务,立即逮捕该国原领导人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卡扎菲(Saif Al-Islam Gaddafi)并将其转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并对前情报部门负责人塞努西(Abdullah Al Senussi)正在利比亚国内进行的审判的公正性继续表达关注。
2011年2月,安理会通过决议,将利比亚问题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处理,检察官随后对当时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其次子赛义夫以及情报部门负责人塞努西发出了通缉令。当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后身亡,标志着利比亚冲突的结束。此后不久,赛义夫和塞努西相继在利比亚被抓获并被关押至今。
现年43岁的赛义夫被指在2011年2月15日至2月28日期间通过国家机器和安全部队实施了包括谋杀和处决等在内的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罪行。2014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法院上诉分庭法官做出一致判定,确认预审分庭在2013年10月做出的裁定,认为国际刑事法院不可受理针对利比亚前情报主管塞努西犯有危害人类罪而提出的相关指控,并确认他应该由利比亚法院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