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劳动节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专题新闻» 2012年国际劳动节
2012年国际劳动节

历史是一面珍贵的镜子——纪念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90周年访问记

时间:2012-04-30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历史是一面珍贵的镜子——纪念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90周年访问记

时间:2012-04-30??????来源:工人日报??????作者:??????点击:
工人日报4月30日刊 90年前,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是 中国共产党 主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盛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广州市总工会于5月主

 

工人日报4月30日刊  90年前,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盛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广州市总工会于5月主办纪念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90周年研讨会前夕,记者来到广州市总、来到当年召开大会的旧址采访,深切体会到——这是“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百年工运历程,不仅真切感受到发展与巨变,更深刻感悟到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在发展中总结的经验,从而收获引领未来发展的历史智慧”的良机。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大楼

 

中国工运革命传统教育暨研究基地

  

广州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据历史记载,清朝时候,广州就是全国最早的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中西文化在此交汇,保留了一批批样式典雅美观的西式楼房。正对珠江的滨江路上,就有这么一座西式混凝土结构的雅致四层楼房静静地矗立着。它虽然安静但却耀眼,特别是顶楼正中央那颗巨大的五角星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辉,引领我们穿越历史,与静静流淌的珠江水一起,共同见证90年前那次为中国工人运动翻开新的历史一页的重要会议: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即中国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一劳大”)。

 

4月的广州,春雨绵绵。20日,记者来到了一劳大旧址。那天,雨还大了呢。烟雨凄迷,旧址大楼荡涤一新,珠江边、榕树旁,诗意的外表,掩隐不住它的崇高,那是90年前的那场政治春雨为这座典雅的建筑注入的灵魂。  

 

走进这栋楼房,里面陈列着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还有有关工人运动的纪实展览,一下子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一劳大召开的那个时期。

  

20世纪20年代,广州是工人运动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祖国南大门的广州,最先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策源地之一。随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工业的出现,在广州较早产生了大批产业工人,工人们在斗争中团结起来,组织工会,不断壮大工人阶级队伍,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随着工会组织的建立,1922年1月,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来临。当时工人罢工运动风起云涌,但全国尚未有统一的工会组织和领导机关,各地罢工处于分散的状态,此时许多工会团体都觉得全体有联络的必要。于是,为适应工人运动高涨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认为有召集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必要。1921年8月,为了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集中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而存在。1922年4月10日,共产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广州发起召集,根据“不分何党何派,只要是工会便邀其参加”的原则发出通告,邀请全国各工会代表参加此次盛会。此消息一出便受到了各地工会组织的强烈支持。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珠江南岸这幢典雅的建筑里面——广东机器工会礼堂顺利召开。

  

当时会场的布置一片赤色,象征工人代表们的热血和胆识。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的空前盛会,史载:出席大会的代表地域分布广泛,共有173人,来自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代表着12个城市,110多个工会,34万有组织的工人;同时党派团体多,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无党派人士。一些当年著名的工运人物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为期六天。

  

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

  

在会议的后三天,大会代表着重讨论议案,就当时开展工人运动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罢工援助》和《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10个决议案。这些议案规定改变了以往工人运动中各工会各自为战的分散状况,工人们开始相互支援,走向团结统一。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事件在于,大会承认共产党是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有指挥全国工人运动的权力,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全国工人运动中的顺利贯彻,开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纪元……

  

那天,记者在这个被全总授予“中国工运革命传统教育暨研究基地”的一劳大旧址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由于一劳大旧址正对珠江,在楼房的每一层北面开阔的长廊上,都可以将咫尺之遥的珠江和长堤美景尽览无遗。当登上顶楼的天台,以最佳的视野和角度可以俯览珠江两岸的醉人景致时,我们一行的思绪又慢慢从久远的年代飘回眼下的繁华,感受今天生活的美好。

  

一劳大旧址样式典雅美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集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精神价值于一身,备受广州市总工会的重视。

  

经过多年的风雨,旧址里南座的礼堂曾出现了一些问题。2007年,广州市总工会对旧址进行了修缮并按原貌对礼堂进行了重建。在广州市总工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旧址礼堂的复建工程顺利完工,恢复了旧日的风采,完整的一劳大旧址历史原貌得以全面恢复。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广州市总工会斥巨资重新对旧址进行原状维护。

  

2011年11月4日又是个难忘的日子。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专程来到一劳大旧址,与时任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方旋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一起为修葺一新的一劳大旧址揭幕剪彩。

 

 

现代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广州是全国商业中心之一。在寸土如金的城市中心,拥有一个几千平米的楼房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商家纷纷登门拜访,要用上百万元向广州市总工会求租一劳大旧址作为商业用途。但市总却出人意料地将这里免费向广大职工敞开大门——由此,广州市中心崛起了一处3000平方米的也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职工免费学习大课堂——“劳工大学堂”,让这里成为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的平台,为羊城职工教育添上一抹亮色!

  

据了解,从去年10月份开课以来,劳工大学堂已经开过14期课程,每期维持一个月,每一期学员报名的热情都很高,前来听课的学员平均每天少则有70人,多则有300多人。目前,按额定座位,劳工大学堂主要有一间80座和两间50座的课室,一间40座的电脑室,一个246座的礼堂。但每逢上课,往往都会“超员”。例如,在去年的一节情商管理课上,大礼堂济济一堂,前来听课的学员达300多人。从去年10月份开班到现在,参加听课人数多达3000多人。听课的职工绝大多数是企业的一线员工,有工厂包装部的,也有超市蔬菜销售部的……

  

为更了解大学堂,记者也悄然来到了一劳大旧址,在劳工大学堂的课室里感受这抹别致的景色:

  

与一劳大旧址外的珠江上倒影着的霓虹灯灿烂的光彩一波接一波的喧闹相比,一劳大旧址内的课室里却显得静谧。在4楼一间有40台电脑的教室里,坐满了学员,大家静静地听老师讲课,人数多达80人左右。因为课室不大,略显拥挤,不少位置是3个~5个学员一起分享一台电脑。

  

学员们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到50岁之间,既有外来工,也有本市职工。有的学员住在劳工大学堂附近,走路15分钟就可以来上课;而有的住在离广州市中心一两个小时车程的南沙、黄埔、白云区等等。许多学员每周上班时间排得很紧,加班不断,但他们仍然腾出时间参加劳工大学堂的课程。

  

“那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不能迟到。”今年32岁的王明刚告诉记者,晚上下班后没吃饭就赶来上课了。

  

王明刚是珠江钢琴集团部件厂外壳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周要加四天班,每周一、二、四都要加班到晚上8点,周六要上全天班。“幸好学堂是在周三晚上开课,不然我都没办法来听课了。”他还为此感到幸运。此外,住在西朗的他,来上课需花费近一个半小时,但他每次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一下班,我就立刻去打卡。先搭我们的厂车到芳村地铁站,然后坐上地铁,来到这里”。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坚持不懈地来上课?对于王明刚而言,自1997年初中毕业以后,坐在课堂听老师讲课已经成为美好回忆,一晃已经15年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重新坐在课堂听课,他觉得非常难得,“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因为我白天是工人。我很珍惜做学生的机会。在外面这些课程都是收费的,而且价格昂贵,比如电脑课至少几百块钱一节课。而在劳工大学堂,我们不但不用交任何费用,还可以得到10元的交通补助,减轻了不小的生活负担,真的很贴心。”王明刚感动地说。

  

对这样的学习机会倍感珍惜的不止王明刚一个。“我想让孩子知道,爸爸一把年纪了,也在用心学习,希望成为他的榜样。”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服务分公司后勤保障部门卫班的涂尊国说。第三次来劳工大学堂听课的他,提起自己那个正在读四年级的儿子,皱起了眉头,

“他非常调皮,不爱学习,我想,何不趁这个机会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涂尊国一口气报了所有课程,例如“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情绪管理”等。“我儿子非常支持我的学习,也比以前更热爱学习了。每次我下课回家,他都缠着我问‘爸爸,今天老师讲了什么东西啊?’我总会耐心地跟他分享我的收获。”涂尊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劳工大学堂教务处主任鲁贵泽,也是市总工会聘请的从异地来广州工作的人员,他告诉记者,有很多在广州工作的异地务工人员都是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孩子来到这里。他们也追求知识、追求上进,但迫于生活和经济的压力而失去学习的机会。由于大多数时间要挣钱,他们当中许多人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即使有时间也交不起学费。劳工大学堂的出现,成了想学习、爱学习的职工可以实现学习愿望的地方。因为鲁贵泽本身也是从异地来广州工作的人员,被市总工会聘为教务处主任,他在组织学员时有着一种对异地务工人员特别深厚的情感和特有的工作热情。

  

又到了上课的时间了。记者起身正欲到其他地方采访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嗬!这不是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吗?陈主席看到了我们,很高兴,向我们微笑着打招呼。看到主席在忙,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过来告诉记者,陈主席经常走访大学堂。“来之前也少有提前打招呼的。他有时候亲自过来给工会干部讲课,有时候他会坐在教室里听课,有时候耐心地与学员交流心得……”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的课程将从4月份持续到6月份,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及需求,报不同的课程。其中,电脑类课程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课程。最近,由于学员报名热情很高,为照顾广大学员的积极性,方便上晚班的同学,劳工大学堂临时增加了星期天一节的课程,目前,下半年的课程正在计划中,据了解,将会安排国学、艺术创作、摄影、美容美发等各种内容的课程。

 

更引人关注的是,劳工大学堂还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优秀老师前来讲课,包括教授心理健康的老师,介绍化妆知识、电脑技术、法律法规、职业规划的老师以及分享说话艺术的老师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康蕾老师还专门给广州市总写信,要求自己和她的几个同事来为劳工大学堂义务讲课。

  

“我经常和学生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其实大学老师也有社会责任,我想通过这次义教以身作则。”4月21日晚上,康老师来到劳工大学堂的时候,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这是她的第一堂课。康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在校授课,她和她的同事此前一直在为企业做人力资源培训,在一次系里老师间的交流会上,一位英籍老师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便有高校老师走进社区为职工授课,不知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老师们为何不把为企业服务扩大到为社区服务呢?一句话点醒了康老师,她找到了广州市总工会,“我一直想做这样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工会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我这次是‘打头阵’,回去之后会跟我的同事分享一些感受和收获,希望鼓励更多的大学老师投入到类似的社区教育中,为当地劳工素质的提升尽自己的一份力,”康老师说。

  

劳工大学堂拥有不少像康老师这样热心的老师,因此,广州市总也正在建立一个“义工师资库”,为广大职工服务。

  

而这里不只是学校,更是一个温馨的家,一个供工人群众分享的乐园。学员不仅可以免费上课,免费参观历史陈列室里的文物,还可以免费报名参加职工技能大赛、才艺比赛等各类竞赛以展现自我。当年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的礼堂又成为现代职工展现才华的场所,正所谓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继续为工人事业放射出她的光彩。此外,为增加与学员们的交流互动,劳工大学堂也开办了专门的微博、QQ群、交流邮箱。课堂之外,学员们就通过这些渠道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同时广交朋友,增进友谊。职工由衷地说,这里既是“职工的学校”,也是“职工的乐园”。(记者 叶小钟 实习生 何东霞 韦杏伶 郑晓莎 郭晓琼 周素莹 通讯员 谢东贵 纪晓辉)

 

 

分享到:0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专题新闻
继续阅读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称全球就业危机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