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权中心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专题新闻» 北大人权中心专题
北大人权中心专题

武汉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桂希恩教授莅临北京大学法学院(2004-12-19)

时间:2009-05-20 来源: 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 作者:??????

武汉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桂希恩教授莅临北京大学法学院(2004-12-19)

时间:2009-05-20??????来源: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作者:??????点击:
图一:桂教授图文并茂的精彩讲座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二:同学们对桂教授白求恩般无私的精神由衷钦佩,纷纷请桂教授签名留念,并表示愿意参见桂教授组织的志愿者活

 

 

图一:桂教授图文并茂的精彩讲座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二:同学们对桂教授“白求恩”般无私的精神由衷钦佩,纷纷请桂教授签名留念,并表示愿意参见桂教授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12月19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武汉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桂希恩教授莅临北大法学院,作了题为《防治艾滋病 你我同参与》的讲座。 

    

桂教授从艾滋病的基本常识谈起,介绍了世界以及中国艾滋病的传播、感染以及发病状况。同时,桂教授结合生动的图片介绍了自己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的经历。最后桂教授总结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座的师生,包括从医学部赶来的同学都畅所欲言,积极提问,与桂教授交流心得体会。讲座最后在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桂希恩教授简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医学院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专家组成员 

 

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著:《我所知道的艾滋病》(桂希恩 主编  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 

 

 

 

桂教授其人其事

(来源:大众网

   

桂希恩1960年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16年。1976年后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科大学附二院)感染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 

   

■ 他为了艾滋病村四处奔走,直至引起中央领导重视; 

■ 他把艾滋病人接到家中,遭到同事、邻居的强烈抗议; 

■ 他藏进村民米缸里躲避驱逐,是为了给艾滋病村送去免费药物。 

 

偶然接触“怪病”村坚毅踏上防艾路 

 

桂希恩1960年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16年。1976年后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科大学附二院)感染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 

 

桂希恩认识和接触艾滋病患者纯属偶然。1981年,桂希恩到美国进修学习,他的美国老师及时给他讲授了当年发现的一种人类新型传染病———艾滋病。 

 

让桂希恩知道中国有艾滋病的是中南医院一个老家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进修医生。村里人生病了,都喜欢找他。他发现村里很多青壮年得了一种怪病,发烧、拉肚子,怎么也治不好,还有一些人已死于这种“怪病”。乡亲们为何接二连三死于“怪病”?1999年7月,迷惑不解的这位医生向桂希恩请教,希望桂希恩帮助他把病因搞清楚。 

 

桂希恩还没有想到这是艾滋病,他推测是传染病,因为他听说患病的人大部分是青壮年,而且最后死亡,在正常情况下,青壮年不应该死亡。几天后,桂希恩第一次来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看了几个得“怪病”的人,桂希恩大吃一惊:这些人的临床表现就非常像艾滋病,他们有发烧,有口腔溃疡,有口腔的真菌感染,还有很多人出现皮肤上的带状疱疹,有些人有长期的腹泻,有些人有淋巴结的肿大,这些都符合艾滋病的表现。 

 

这一次,他抽了5个人的血样带回武汉,结果发现两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几天后,他再次北上河南,这次抽了20个文楼村民的血样,结果发现了10个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一周后,他把抽血的范围扩大到了50多人,并从这些人中发现了儿童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且他还了解到,这些成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都有卖血的历史。 

 

大吃一惊的桂希恩向河南省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赶快组织艾滋病毒携带者与他们的家属进行控制;同时建立一个爱心医院,收留艾滋病人;基层政府没有管住非法采血,以至于造成艾滋病的大面积出现,如今应该做些弥补,但是没有人接受他的这些建议。 

 

1999年10月31日,倔强的桂希恩带着他在文楼村的调查报告去了北京,报告直至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手中。李岚清立即做了批示,随后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组到文楼村村民慰问。在桂希恩的促进下,中国艾滋病第一村———文楼村受到全国的关注,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可以接受艾滋病免费治疗的村子。 

 

藏进米缸躲避驱逐矢志防艾声名远播 

 

然而,当地政府认为桂希恩破坏了上蔡的形象,他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每次到文楼都会受到百般阻拦。 

 

2001年6月8日,桂希恩独自带着1万多元的药品进了文楼村,当地政府听到消息,派警察前来驱逐。几个老乡将桂希恩带去的药品分散藏在家中,然后把桂希恩藏在一个农户家的米缸里,夜深人静的夜半时分,又用摩托把桂教授送到火车站,一直护送他上了南下的火车。 

 

桂希恩曾被上蔡县政府请去吃了一顿饭,但席间他受到诘问:你湖北的医生为什么要到我们河南来管艾滋病?而河南某部门一位处长专程赶到武汉劝说他不要再插手河南的事情。 

 

上蔡县县长王富兴面对媒体时坦陈,“从1999年到今年,经过了自我隐瞒、逐步暴露、有效防治这三个阶段。” 

 

提起桂希恩,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说:“我几年前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他为中国艾滋病防治所做出的许多了不起的工作,去年3月我来到武汉,有幸找到了他本人,通过他了解到了中国艾滋病儿童的现状,我当时就拿出了5万元人民币,委托他送到这些可怜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手中。” 

 

政府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对疫情的真实通报,让作为国家艾滋病专家组成员的桂希恩感到非常欣慰。 

 

(据《文汇报》报道) 

 

 

关注理由 

 

2月18日上午,河南省政府从省直机关抽调76名干部,和相关市县选派的干部一起,组成38个帮扶工作组,启程进入艾滋病疫情高发村。他们将在这些艾滋病村驻村1年,主要任务是协助当地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救治、救助机制,督促当地完成国家提出的“四免一关怀”,即向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关怀。 

 

一时间,艾滋病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爱。在这个时候,人们有理由记起中国第一个发现艾滋病村,并为了救助这个村庄而付出不懈努力和重重艰辛的人———武汉中南医院桂希恩医生。2月28日,欧洲著名银行家马丁·哥顿先生亲赴武汉,把专门用来表彰对中国艾滋病教育和预防治疗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贝利—马丁奖”颁发给他。刚拿到奖,桂希恩就当场宣布:将5000美元奖金全部捐出来,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分享到:0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专题新闻
继续阅读

“《反酷刑公约》的实施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北大举行(200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