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事件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权新闻» 专题新闻» “棱镜门”事件
“棱镜门”事件

联合国难民署人权专员或与斯诺登会面

时间:2013-08-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admin??????

联合国难民署人权专员或与斯诺登会面

时间:2013-08-29??????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admin??????点击:
寻求庇护是一项基本人权,这是对所有国家来说都适用的规则,无一例外。

中国新闻网7月12日讯 综合外媒报道,一名人权律师阿维拉(Renata Avila)说,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人权专员、“人权观察”组织代表“应该”将于莫斯科时间7月12日与美国“棱镜”监控计划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会面,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人权专员可能会授权“协助他的行程”。

 

据英国《卫报》报道,阿维拉指出,委内瑞拉与“人权观察”组织关系不睦,她希望这次“人权观察”组织与斯诺登的会面不会影响其在委内瑞拉寻求庇护。

 

阿维拉还说,寻求庇护是一项“基本人权”,这是对所有国家来说都适用的规则,无一例外。

 

一名记者发布到社交网站的“推特”显示,大批记者正守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新闻发布会现场,严阵以待。

 

斯诺登于6月初通过媒体披露了美国情报部门大规模搜集通信和电子通讯用户个人信息的“棱镜”项目,并于6月23日作为中转旅客从香港抵达莫斯科,滞留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至今。美国方面一直要求将斯诺登引渡回国审判。至今,斯诺登已半个多月没有公开露面了。 

 

 

 

注:

 

 

给予庇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即国家在国际法上有给予个人以庇护的权利,个人受到庇护是国家庇护权的产物,个人可以申请庇护,但是否给予庇护,由被申请国家决定。

 

1967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领土庇护宣言》认为,对个人予以庇护是国家“行使主权”,“庇护之给予有无理由,应由给予庇护之国酌定之”。给予庇护的权利是国家从它的属地优越权引伸出来的。一国在其本国领土内对所有的人都有管辖和保护的权利。一个被迫诉或追捕的人,一旦进入另一国家的领土,就处于所在国的管辖之下,追诉或追捕他的国家就不能在其所在国领土范围内继续进行追诉或追捕。

 

际法上的庇护包括领土庇护和外交庇护。

 

领土庇护就是指国家对因政治原因受到其本国的通缉或追诉,而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允许其入境、居留并加以保护。领土庇护是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庇护,根据国家主权以及属地管辖权,一国有权对前来请求政治避难的人给予庇护,当然这是主权国家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

 

外交庇护是指一国在其驻外使馆或领馆馆舍对避难者提供避难所以保证其不受东道国的管辖。由于外交庇护是在他国领土范围内对避难者进行庇护,必然与他国主权发生冲突引发种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明确其性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规定: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以避免迫害对于真正由于非政治性的罪行或由于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而被起诉的人,不得予以庇护。第13条第2款规定: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

 

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第7条规定:灭绝种族罪及第三条所列其他行为不得视为政治罪行,俾便引渡。

 

1967年《领土庇护宣言》第1条规定: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或危害人类罪的人,不得请求及享受庇护。

 

联合国大会1973年通过的《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第11条规定:就引渡而言,本公约第二条所列举的行为不应视为政治罪。本公约缔约国承诺遇此等情形时,依照本国法律和现行条约,准予引渡。

 

 

分享到:0
标签:
分享到:0
标签:
-->
延伸阅读Related Articles
推荐阅读
相关栏目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专题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