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本形式
一、更加坚实的新基础
(一)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科基地地位继续巩固和加强。截至2010年底,我校共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
学科基本跨入全球先进行列。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显示,我校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由2006年的9个增加到2011年的17个,全国领先并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准。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0.1%,物理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地球科学、数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0.25%,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是中国大陆唯一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
新体制机构成为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自2004年以来,我校采取接轨世界一流的新体制组建学术特区,先后成立了分子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等一批新体制单位(参见专栏1)。其中,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统计科学中心、定量生物学中心和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等一批机构创新性地采用了有利于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内设外用”管理模式。新体制机构已经成为我校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产生高水平科学成果、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新学科增长点。
(二)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
本科生教育改革进展显著。元培学院的成立、北大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校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质量工程”实施成效显著。自2001年以来,我校共获得了6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北京大学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获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和“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分别获2005年和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截至2010年底,我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基地2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0门,其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研究生教育水平稳步提高。近五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形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探索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实现了博士生导师从固定资格制向“导师申请”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非固定资格制的转变,优化了人才配置;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与交流合作机制,建立了博士生访学制度。近年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据2010年统计,当年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数量约占全校论文总数的70%,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实现了直接获得国外大学教职的突破。
(三)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
科研经费占比转折上扬。2004年以来,我校科研经费增长迅速,竞争力明显上升,科研经费占国家基金委财政拨款的比例、占全国高校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呈现出良好的反弹上扬态势。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迅速增长。近五年来,我校新获批“973”计划项目19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项,“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课题28项。
科研产出成果显著。2000-2010年间,我校共发表Science/Nature文章50篇。2010年,全校发表SCI收录论文4729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为3036篇,较2006年的1957篇增长了55%,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也由2006年的2.02上升到2010年的2.97。过去五年来,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6项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四)社会服务实现新发展
社会服务组织化水平显著提升。与政、产、学、民、媒等合作网络不断完善。2000年以来,与一批中央部门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并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全国大多数省市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尤其是与北京市、深圳市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深圳研究生院和深港产学研基地等。有效开展了牵头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的工作。与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和主流媒体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并合作建立了若干联合研究中心。牵头有效组织了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即“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工作。
高端智囊团、思想库功能有效发挥。近五年来,我校一批学者专家参与了国家和地方教育、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和起草工作,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重要政策研究,为国家和地方重大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高新技术中心功能巩固提高。近五年来,我校积极承担了“子午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搭建了北京大学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等一批大型高科技平台。进一步健全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体制,取得了诸如微处理器、AVS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高纯多晶硅生产新技术、智能助残肢体、内窥镜、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参与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校办企业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
高品质医疗服务中心功能持续增强。基础更为扎实,截至2011年底,我校拥有了8个附属医院(其中首钢医院和深圳医院为合建),13所教学医院,还筹建了北大国际医院,共建了天津滨海新区医院。规模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学科综合优势日益突出。过去四年中,6所附属医院接受门诊2600万人次、急诊221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第三医院以6.57天创全国三甲综合医院最短。附属医院均参与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服务中央保健,支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医疗,参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玉树地震等国家应急医疗卫生行动的效能不断加强。
学习型社会基地功能不断提高。近五年来,我校抓住“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基地”建设契机,对接需求,规范培训,打造品牌,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大批领军人才提供高端培训和跨国培训,高端化继续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承训总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另一方面,涌现出了“国子监大讲堂”、平民学校、乾元国学教室等一批特色活动和项目。
(五)文化传承创新形成新格局
人文社科发展条件迈上新台阶。近五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建成了人文学苑,建立了人文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制度,成立了高等人文研究院、歌剧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平台,与早稻田大学、莫斯科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共同设立的孔子学院达到9所。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了北京论坛、贵阳生态文明会议论坛等交流平台。
文化传承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我校争取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和承担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华典籍整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秦汉简牍整理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华文明史》、《儒藏》等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五经》等杰出翻译作品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四项重大历史遗迹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五年来,获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14项,全国领先。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我校获奖总数及一、二、三等奖数均位列全国第一。
(六)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新高度
师资结构不断优化。教师规模稳中略升,内涵发展不断深化。2005至2010年,新增教师总数中教授增量占70%,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中青年学者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我校教师来源贯通中外的多元化格局。
师资质量显著增强。截至2010年,我校已形成了拥有65名两院院士、30名“ 计划”学者、89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4名973首席科学家、20名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以及一批“百人计划”青年学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体制创新稳步推进。近五年来,探索了北京大学特色的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试行了教学科研人员“预聘制”即可无固定聘期制(Tenure-track)。探索试行了“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合同制人员用工管理办法。
(七)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
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显著加强。近五年来,为适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要,我校已与200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合作国家和地区从欧美向亚非拉全面拓展,合作形式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扩展,创建和加入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AEARU)等多个全球大学联盟。
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进展显著。近年来,我校依托国际暑期学校计划、博士生联合学位授予试点、硕士生双边学位项目、短期访学以及参加国际会议和双边交换项目等,构建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学生海外学习项目体系。已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联合本科生培养项目,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营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文化环境。近十年,我校外国留学生规模保持年均8%的增长率,质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机制日益完善,来华留学教育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科研的国际合作比重显著上升,合作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国际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近年来,与我校合作发表高水平国际科学论文的国家和地区已从20多个扩展到60多个。
(八)校园建设实现新跨越
教学科研空间显著拓展。近五年来,以成府园区、中关园南部、未名湖北部、东南门周边、畅春园东北部、医学部西北区域“一园五区”为重点的校园建设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昌平园区由成人教育基地成功转型为学校重要的科研基地。学校产权建筑面积从2000年至2010年增加了110.6万平方米,其中近五年增加了85.6万平方米。2010年生均教学科研建筑面积已达到2005年的2.07倍。
绿色校园建设全面展开。近年来,学校加大绿色校园建设力度,绿色校园文化活力不断提升,2007年新能源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成功争创住建部、教育部“节约型校园示范单位”,并获得林业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二、至为关键的新阶段
(一)跻身一流的关键期
根据党和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我校要力争2018年建校120周年之际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十二五”时期是到2018年最后一个完整五年规划期,对于顺利实现目标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二)内涵发展的深化期
我校办学规模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内涵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相当距离(参见专栏2)。“十二五”时期,我校必须抓住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改进管理、提高质量,不断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三)深化改革的攻坚期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改革攻坚期,必须抓住国家着力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机遇,发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优势,争取先行先试,勇于攻坚克难,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和典范。
(四)对外开放的提升期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请进来”、“走出去”的提升期,要牢牢把握这一潮头,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切实提高“请进来”、“走出去”的层次和水平。
三、大有作为的新机遇
(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期。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必将从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等不同方面给我校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第二个完整五年规划期,国家在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的同时,发布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时,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中心。这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将为我校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多方面的战略机遇。
(三)人才发展的新机遇
“十二五”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特区启动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北京市实施《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世界人才之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教育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这为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四)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走出去”,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重大转折期,是中华民族崛起、世界格局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北京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第一个完整五年规划期。北京大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必将迎来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
四、催人奋进的新挑战
(一)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
世界正在掀起新一轮高等教育竞争的浪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资源全球流动和市场全球一体化中赢得竞争优势,成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选择,各主要大学无不抢抓机遇努力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优势。不进则退,慢进则退。我校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等一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但在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然尚有较大的劣势,面临在空前激烈的竞争中全面提升大学竞争优势的严峻挑战。
(二)制度创新步入“深水区”
随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入关键阶段,传统粗放式管理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关键瓶颈,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从粗放向集约管理方式转变,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加速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迫在眉睫。突破管理瓶颈的关键在于制度深入创新。攻坚克难,推进深层次的制度创新面临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和程度上触及根深蒂固的传统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资源保障能力紧约束
随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深入推进,我校办学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步入紧约束期,这集中表现在:一是建设用地缺乏,土地空间成为制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瓶颈。二是资金严重短缺。同时,国家不再准许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中央财政对学校的支持配比于学校获得的社会捐款,社会捐赠相对偏好硬件建设,学校争取社会捐助能力面临考验。
第二篇 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勇担使命、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再立新功,咬定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科学办学为主题,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扣住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创建”工作主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集成聚焦、开放合作,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进一步巩固提高知识和文化创新、保存、传播中心与领袖人才摇篮的地位和作用,示范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迈进,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谱写北京大学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二、原则与方针
(一)学术自由,大学自主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标志性的永恒价值。北大肩负着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的使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这一价值,并深入挖掘、发展这一价值的当代内涵,正确处理好学术自由、社会责任、科学管理的关系,始终坚持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始终坚持鼓励自由探索与服务国家战略的统一,依法保障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依法保障教师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依法保障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利;正确处理好大学、政府、社会的关系,始终坚持大学自主、社会协同、政府调控,走大学、政府、社会共同进步之路,依法维护大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法人自治。
(二)师生治学、民主管理
完善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继承和创新蒋梦麟先生提出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传统,以加强师生治学、民主管理为突破口,着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治学、职员治事、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
(三)使命自觉、创新驱动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是全民族的重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望,每一位北大人都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倍加自觉、倍加努力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当今知识社会、创意社会的背景下,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把创新放在大学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制度创新为保障,走使命自觉、创新驱动之路。
(四)人文关怀、文化引领
“文化引领,人文关怀”是北大之所以成其为北大的基本特质和精神基础。敢为天下先、开风气之先,始终坚守与追求进步的、向上的精神是北大立于中国最高学府的基础。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代,我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把“文化引领,人文关怀”贯穿于所有办学、治校活动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造福人民,服务社会。
(五)精耕本土,融会全球
北大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社会共进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处理好本土与全球的关系,善用本土资源和需求,融会全球教育要素,发展中国特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事业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基本目标
北京大学“保持中国领先、创建世界一流”分三步走:到2018年建校120周年左右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33年建校135周年左右率先跨入世界一流大学中坚行列;到2048年建校150周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左右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十二五”时期北京大学要努力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其具体目标如下:
(一)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本科生教育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研究生教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不断为国家培养出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领域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领袖人才。
(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初步实现由跟随型研究向引领型研究转变。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和全球影响力保持国内领先,并不断提升在国际先进行列中的地位,科学研究水准接近世界一流。
(三)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高,力争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智囊团和思想库。支撑引领中国创造的技术转移能力显著提高,校办产业持续向高端化、国际化转型,初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中心。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显著提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习型社会基地。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稳固提升医疗服务中心地位。
(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更好地支撑、引领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初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五)人才高端化水平显著提高。初步造就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师资队伍。
(六)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国内学生比例、国际合作论文比例显著提高,留学生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全球化大学。
(七)改革攻坚克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第三篇 主要任务
一、以优质教育培育拔尖人才
(一)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强化全员、全过程、全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招生的互反馈机制以及毕业生就业和社会评价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招生制度、高质量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潜心教学。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完善学生管理体制,探索住宿式书院制,推进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一体化。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计划,健全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基本制度,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完善助教制度,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创新为主导的研究生导师制度和研究生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性的研究生指标分配制度、博士生入学申请制度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制度,实施研究生海外顶尖学者讲学课程计划、未来大师培养计划,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研究生质量品牌。
(二)稳定规模,优化结构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全校学生总体规模和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基本稳定,优化研究生结构,扩大博士生规模,合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生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布结构。坚持“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趋同管理”的留学生教育方针,依托“留学中国计划”,实施“留学中国北大高峰计划”。与海外知名高校合作举办诸如“中国学”项目的各类高端来华留学项目,完善留学生选拔招录制度,大力提升留学生的招录质量,进一步扩大高素质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比例,拓展留学生生源国别和地区结构,优化留学生专业学科结构,实现留学生文、理、医、工的协调发展。
(三)多样选择,个性教育
贯彻“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个性教育方针。在完善元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同时,探索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建设主干基础课、学科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着力提高核心课程的内涵和质量,完善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增加专业选修课和全校任选课的比重,深入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实行主辅修和双学位以及灵活的转系、转专业制度。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因材施教,鼓励院系实施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方案。
(四)创造导向,寓教于研
实施创造力培养计划,把“创新、创意、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研究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实践能力和精准表达能力。加强创新、创意、创业课程建设,支持开设讨论课、项目训练、案例教学等课程,丰富互动式的网络课程。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制度,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实施“研讨型小班教学”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以小班授课、师生互动为特点的课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高水平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创新性学术社团和赛事,举办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创意、创业活动。实施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及时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继续加大对学生科研的支持力度,完善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考核和补助制度,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课题组、实验室。鼓励和支持博士生投入原创性科学研究,大力提升博士生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博士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学术机构和研发部门从事研究工作。
(五)协同培养,跨界教育
坚持将协同培养、跨界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国、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学生交换、国际学分互认,加强全英文学位项目、国际学位互授联授项目、海外暑期学校项目、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和海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大幅提升学生在读期间出国(境)学习交流比例,力争本科生、研究生有海外培养经历的比例较大幅度的提高。加强交叉学科学位项目和课程建设,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本科生跨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及评价体系。加强与国家顶尖科研院所协同培养人才的平台建设,不断探索高水平的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
二、提升科研全球竞争力
(一)提升品质,优化布局
着力提升品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成果产出率,提高学术研究的影响力,打造学术精品,涌现一批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和同行评价卓越的学术成果。力争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各学科在ESI全球前1%的地位全面提升,集中力量确保更多学科进入全球前0.1%(千分之一)、0.01%(万分之一)行列。
大力优化结构。不断促进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巩固和提高,大力促进生命科学、医学、环境和生态科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心理学、空间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商学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引领我国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转型升级(参见专栏4)。
(二)双力驱动,自主创新
借助科学系统自身内动力和社会经济系统外动力的双力驱动,把科学研究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结合起来,把解决知识结构自身的难题和社会实践中的难题结合起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参见专栏5),实施“五十工程计划”(参见专栏6),大力提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的能力,努力突破一批关键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产生一批具有首创性、突破性、带动性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速全面推进从跟随型研究向引领型研究的转变,逐步成为引领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
(三)交叉研究,协同创新
实施交叉研究/协同创新计划。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搭建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交叉研究/协同创新。
明确交叉研究/协同创新主导方向。在大力巩固提升传统数、理、化、地球科学交叉研究、协同创新比较优势的同时,以临床医学、健康科学、脑科学、新一代ICT、新能源、先进材料、生态与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扶持,提高交叉研究、协同创新的密度和深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参见专栏7)。
完善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制度。着力破除画地为牢、相互封闭的学术“花盆”壁垒,完善和加强跨界面研究开发中心、委托研究、教师双聘制度、博士后联合工作制度、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制度,鼓励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请专利,改革科研考核评价和经费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人员跨界聘任、人才跨界培养、资源跨界共享的制度环境。
搭建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加快推进交叉科学相关大楼建设,加快推进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各院系、所(中心)、实验室的资料室信息一体化,完善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完善交叉科学研究资金制度,进一步提升交叉科学研究能力。依托国家计划,注重与国家创新中心地,特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间的实质性合作,积极争取和承载较多的国家协同创新平台,完善一流、高效、协同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形成政产学研的融合发展,用技术转移模式,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四)创新科研体制,提升科研服务
以人才为中心配置资源。完善PI制度,逐步全面推广和完善学术单位及教师国际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国际化、科学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重点支持目标领域、方向和项目遴选的流程和办法。围绕领军人才配备人员,打造全球顶尖的创新团队。围绕创新团队配置空间和资源,提供创新管理服务,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研发增长极。
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大力提升顶尖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能力,新建及扩展升级一批校级科研公共平台,形成通用数据、分析、测试平台和与大型专门平台相结合、集约高效的综合科研服务体系。完善平台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开放度、增加使用率、提升服务质量。
改善科研管理。完善研发管理机构设置、加强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配备、健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学校统筹科研资源的能力。切实加强科研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战略科学家作用,超前部署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能力。
三、增强社会服务效能
(一)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发展转型
完善决策咨询研究体制机制。针对国家、部门、地方的重大需求,统筹协调校内外各方资源,拓展我校同中央部委及其直属机构的全面合作,建设好国家级的研究中心/院所、地区联合研究基地和平台,形成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为依托的服务地方决策支持系统,不断巩固提高我校国家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地位和作用。
完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协调的机制体制,积极发挥和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功能,把北大上地科技园建设成为中关村新一轮发展的协同创新基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教育、孵化、高端专利运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的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成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争取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绩效有更大幅度增长,支撑和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
创新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坚持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调整改革继续教育体制,改善继续教育办学条件,巩固提高国家级基地地位和作用,提升教育培训品牌影响力,实现继续教育绩效全面领先的目标。继续发挥“平民教育”的旗帜作用,促进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和社会公平。
(二)完善合作网络,引领教科文卫
完善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网络。巩固和发展大学联盟。以加快受援高校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对口支援为纽带,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平台,集中帮助西藏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科学和藏文化学科群,集中帮助石河子大学深化西部植物药学研究和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积极做好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的合作工作。
完善公共关系网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与重要媒体的合作,积极承担重要媒体委托研究和培训项目,规划建设好校媒联合研究中心/研究院所和培训基地。注重与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校友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覆盖全球的校友网络。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制度和条件建设,创新校友活动,深化校友服务,建立校友事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新思路、新方法开创国际一流的校友工作新局面。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服务国家和北京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加强我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我校医疗卫生政产学合作体制机制,努力支撑健康北京和健康国家建设。
(三)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扎根北京、布局全国。以首都圈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为基地,积极参与东部率先现代化。以北京——哈尔滨为重点轴线、以辽宁沿海地区为重点区域,积极参与东北地区振兴。以京广为重点纵轴线、沿长江和新亚欧大陆桥为横轴线,积极参与中部崛起。以新亚欧大陆桥和沿长江西部段为重点横轴线,以呼包鄂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滇中地区——北部湾地区为重点纵轴线,更好地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积极做好教育帮扶“老、少、边、贫”地区发展。
(四)深化对港澳台交流,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深化和加强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研院”等港澳台地区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做好港澳台研究工作,加强对“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等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做好我校港澳台学生招收和培养工作,进一步做好港澳特区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我校港澳台校友和友好人士工作,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社会各界的联系和交流,继续搭建好两岸三地民间交流平台。
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一)完善体系结构,强化中心功能
坚持文化引领,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机遇,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创新为主导,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人才队伍、条件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和加强我校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巩固提高我校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制定实施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承接和实施国家文史哲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和学术文化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重大全球问题、区域问题和国别问题研究,加强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与研究工作,大力提升学术创造力、影响力,不断产生和推出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巩固提升我校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中心的地位。
(二)强化服务,支撑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和氛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刻阐释和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动社会自觉、文化自觉,继续引领社会文化潮流。
坚持精耕本土、融会全球、贯通古今的原则和方针,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努力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利用学校学术交流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办好孔子学院,推进在海外合作建立中国研究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对外学术期刊、网站以及数据库,积极组织实施优秀学术作品翻译和中华文化经典海外推广计划。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寻找、探索通过与地方合作深刻挖掘和推广地方历史文化的新平台新方法。争取中央有关方面和北京市的进一步支持,办好北京论坛、世界大学文化节、国子监大讲堂。
健全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协同培养基地,大力提升文化创意专业硕士教育品牌。加强文化发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升我校作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智库地位。总结歌剧《青春之歌》成功经验,创作一批弘扬主旋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现北大特色的文化产品。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设文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完善和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国界的文化协同传承与创新平台体系,做大做强北大文化产业。
(三)传承北大精神,弘扬北大文化
进一步发掘北大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中心地的精神价值,把北大红楼作为传承北大精神、弘扬北大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基地,使之更有助于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大学自主、师生治学,人文关怀、使命自觉,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精耕本土、融会全球”的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人文校园建设。实施人文教育深化工程,完善人文教育体系,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促进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之社会。完善学校文化服务体制,深刻挖掘和推广校园文化。加强校歌、校训建设,丰富开学、毕业等重大活动的文化内涵,树立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产品和地标,完善校园内博物馆/陈列馆体系,加快形成北大精神、北大文化的校园识别体系。
五、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
(一)以教师队伍为根本,建设卓越人才集群
壮大领军人才队伍。以中央“ 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北京“海聚工程”、中关村“高聚工程”、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等人才计划为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等为依托,大力实施国际顶尖学术领军人才发展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长远战略眼光、能够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善于组织重大创新项目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的战略科学家。继续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推选工作,建立健全北京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院士制度,造就和凝聚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享誉海内外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名师大家。
打造顶尖创新团队。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为依托,通过承载和实施“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等人才团队计划,以及“青 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北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等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原创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围绕领军人才配备学术平台和学术助手,形成以领军人才为主导、相关人才为补充和配套的人才集群,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顶尖创新团队。围绕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和基地,建立健全全球顶尖人才跨国界协同工作体制机制。
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借助“外专 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对海外优秀教师的引进平台,以及“海外名师项目”等短期回国工作交流项目与政策,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继续加强对海外优秀华人科学家的吸引和培养力度,着力推进优秀非华人科学家的引进工作。完善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和教师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支持体系,促进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创新管理体制,增进员工福祉
建设国家人才强校特区。总结近年来人才强校改革经验,借鉴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研究提出人才强校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争取把我校整体建设成为国家人才强校特区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加强教学科研职位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师职位制度,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教师职位制度,以及不同类型的专职研究人员职位制度,逐步形成研究型教师职位、教学型教师职位和专职研究人员职位制度优势互补的教学科研职位分类管理格局。
建立无固定聘期制(Tenured)、可无固定聘期制(Tenure-track)和固定聘期制(non-Tenure)教学科研人员分类聘用制度。科学总结“百人计划”和新体制单位试点经验,严格可无固定聘期制教师的考核评估晋升制度,加快新聘用教师并轨采用可无固定聘期制(Tenure-track)。
优化行政、实验技术、后勤队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合同制聘用行政、实验技术及后勤队伍的管理办法,探索逐步将合同制作为新进行政、实验技术及后勤人员的主体聘用方式。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思路,合理充实学院的行政、实验技术队伍。完善职员职级制,加强职员培训与评估工作,加强职员校内外交流,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行政队伍。以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注重培训考核、加强岗位管理为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推进后勤队伍改革,增强后勤系统保障与服务能力。
统筹事业编制和合同编制。对事业编制和合同编制实行统一核定、归一配置,科学核定学校及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和合同制人员的规模和比例。探索在一定的指标范围内,满足规定工作年限和考核优秀的合同制人员转为事业编制人员的机制和办法。
增进员工福祉。用好用活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营建人才发展的魅力环境。实施薪酬待遇领先计划,构建有效的薪酬待遇激励机制,大幅提高教职工整体薪酬待遇,加快跻身世界一流水准的进程。努力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方式改善教职工住房和医疗保健条件。
(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把卓越师德作为造就世界一流教师队伍的基本方向和任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思想与行动、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师德管理长效体制机制,永续教师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道德和品格。加强教师职业理想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大力宣传王选、孟二冬等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师德评鉴制度,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加强师资队伍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学术规范,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惩治制度。
六、营造世界一流的魅力校园
(一)着力建设人文校园
传承校园文脉,保护校园文物。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加强校园文物普查建档工作和古建标识系统建设工作。严格保护未名湖燕园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各历史时期的文物建筑、历史遗迹遗存,以及文物本体所依存的山形水系、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确保文物依存本体及其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传承与创新校园文脉,加强对校园各个历史时期典型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古籍图书馆建设,推动校内具有历史意义的馆藏和收藏品的保护和展示活动,延续历史记忆(参见专栏9)。
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以图书馆、大讲堂、燕南园为主要依托,整合周边空间,规划建设校园中央公共文化区。以学生活动中心、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大楼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完成南校门区域更新改造,提升南校门区域文化品质。以餐饮综合楼建设为重点,加快整治西南学生生活区环境。探索发展住宿式书院体制,加强校园双语化环境建设,营造让学生进行跨学科、跨文化学习的社群环境。推进东校门、校园围墙及周边建设项目、校园家具和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校园各类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完善校园参访流程与线路空间布局。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维稳工作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校园综合防控体系、安全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高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能力。
(二)着力建设智慧校园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机遇,研究制定北京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以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将智慧导入校园各个系统、过程和基础设施中,将信息化深植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构建智慧校园(参见专栏10)。
(三)着力建设绿色校园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加快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深植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多渠道解决校园水系水源问题。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教材书籍循环使用机制,支持和鼓励学生自发的垃圾循环利用行为,建设循环校园。注重校园生态建设,严格保护古树古木,探索将典型的自然化的生物栖息环境设置为校园生态保护区,禁止改造和破坏活动,保护校园的生物多样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引入物联感知等先进技术成果,建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绿色大楼,对校园典型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完成煤改气工程,建设太阳能示范项目,将校园打造为低碳校园。制定节能减排鼓励政策,全面探索用水用电的定额收费制度,使节约意识深植师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中。
发展校园绿色交通。大力推进停车设施的地下化、周边化建设工作,在校园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中统筹考虑停车空间,充分挖掘运动场、绿地等校园地下空间潜力,争取政府支持在校园周边区域建设大型停车设施,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校园交通状况。根据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容量控制的原则,完善符合校情的交通管理规章制度。优化校园交通方式,减少在校园内通行的机动车数量,人行优先,鼓励清洁环保的校园交通方式。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致化水平,探索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效能。
(四)拓展优化校园空间
编制实施新一轮校园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燕园中区、西区和东区,优化提升燕园校区品质。以“中央公共文化区建设工程”和成府园区规划建设项目为抓手,全面完善燕园中区,优化中心校园环境;实施“燕西新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承泽园国家发展研究院建设工程,着手推动蔚秀园从住宅功能向教学科研功能转化的规划工作、适时启动挂甲屯规划建设、力争扩展畅春新园空间;以加快实施物理西楼、工学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大楼、城市环境与景观大楼等建设项目为重点,整合提升燕园东区。加快医学部校区西北区规划建设,增强与燕园校区的连通性。融入北京北部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带以及昌平国际科教新城建设,积极协同昌平未来科技城,努力把200号建设成为中关村北部新区的重要新节点。
规划建设“未来科学城”。服务创新型国家和北京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战略需要,着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北京大学“未来科学城”,积极承载国家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城,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积极吸引国际顶尖大学教育要素,打造国际大学合作城,努力成为国际尖端大学合作中心;积极承载国家和地方文化重大基础设施,打造先进文化创意城,努力成为先进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积极营造高品质宜居环境,建设国际高端人才社区,努力成为世界顶尖人才集聚中心。
盘活存量,保障科教。按照“保障科教、激励节约、防止浪费、提高效率”的原则,健全公用房分配和使用制度,完善公房使用定额标准、超额使用收费制度。实行全校公用教室、教学实验室统筹管理制度。优化配置会议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空间,界定经营性用房范围。争取政策支持,探索校园周边地区居住用房租赁优先满足学校师生和访问学者租用需求的规制办法。
七、强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一)健全国际交流合作管理结构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与学校管理结构调整相配套,建立具备国际化理念、国际化服务标准的管理队伍,重点强化二级、三级学术单位有组织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管理能力,逐步将学校不同层次国际交流合作服务纳入教师社会服务职责,将国际交往纳入二级、三级学术单位和教师评鉴体制,增强学术单位和教师个人自主开展国际交往的能力,调动学术单位和教师个人协同推动国际交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深圳研究生院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的进程,努力形成全球全方位、全层面、全员推动国际交往的管理格局。
坚持处理好国民待遇和特殊性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国际国内学生之间、国际国内教职员之间的趋同管理,在基本一体化条件下,完善针对国际学生、国际教职员特点的特色管理制度。
(二)促进“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和方案的制定,更加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注重紧密型、实质性合作。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机遇,围绕21世纪国家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请进来”,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国际高端教育项目、联合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国别研究中心以及合作办学机构;另一方面,“走出去”,建立我校海外中心或办事处以及教学科研基地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存在”。
(三)营造卓越的国际化环境
完善校园双语标识系统和双语信息网络环境,加强英文课程建设,建立可供中外学生选修的英文讲授的公共平台课,同时依托各院系设立一批英文授课的学位项目,营造多语种的教学环境和课程平台,加快建设多语种的语言中心,营建国际化语言环境。扩大高端外文图书期刊、数据库订购,提高外文资料比例和质量,建设北京大学英文书写中心(PKU Writing Center),构建统一高效的北京大学国际事务信息平台,加快形成卓越的国际化信息环境。进一步丰富国际文化节、国际“主题大学日”、“文化交流周”等国际节事活动,支持跨文化学生社团,加快形成卓越的国际化文化活动环境。在用好国家有关国际交流基金的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适合不同需求的“北京大学自主国际交流基金”,加快形成坚实的国际化经济基础。
八、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的体制机制
(一)《章程》驱动,体制创新
以制定和实施《北京大学章程》为驱动力,进一步明确大学治理结构,争取更大的大学自主权。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原则和要求,依法规范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组织规程及其相互衔接的流程和规则,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治学、职员治事、民主管理”的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理论和制度,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发展之路。
(二)加强党的建设,改进领导方式
把握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北京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切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道路和制度,把科学把握学校办学方向作为党领导学校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式。
提供思想政治保证。率先建成学习型政党组织,提高全校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改进党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方式,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为学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保证。
坚持组织保障。坚持完善“党委讨论决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与校长“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的衔接程序和规则,规范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岗位设置,面向校内外、国内外招聘选拔学院院长/系主任,严格执行干部任期换届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估机制、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和干部管理制度。
坚持反腐倡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权力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和完善“一岗双责”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各项权力为“点”、以具体业务流程为“线”、以制度建设为“面”的动态廉政风险防范制度。
坚持群众路线,创新基层组织工作。坚持党政机关和干部工作重心下移,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师生员工朝夕相处中增进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师生员工的本领。坚持把服务师生员工、做师生员工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不断激发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的内在活力,使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加强和完善统战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促进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的交流和沟通,逐步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社会贡献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
坚持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探索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以《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坚持党委讨论决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制度建设成为党领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方式,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三)优化管理结构,提升行政效能
加快理顺学校、学部、学系(学院)之间的关系。完善校领导分工制度,规范“学部”制度。以推进试点学院工作为契机,健全“学系(学院)”体制,提高教学科研单位设置的科学性,并积极向二级学术单位放权。推进校本部与医学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深圳研究生院功能定位,完善深圳研究生院的制度和管理。
提高行政效能。按照“大部门制”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理顺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优化机构布局。确定管理服务单位职责权限,完善管理服务部门工作流程、规则和人员职责,探索“一口受理、全程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加强行政管理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工作评估制度,探索全员参与的管理服务评估机制。强化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破除信息封锁,推进部门和岗位信息互联互通。
(四)强化学术权力,推动全员参与
调整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以研究制定和实施新的《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为抓手,更加科学地界定学术委员会与党委、行政的关系,明确划分学术委员会决策与咨询的双重职能,以及职务和非职务的二元委员制度,探索实行学术委员会学生代表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议事决策程序与规则,整合优化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布局,做实学术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组织机构,确保学术委员会的独立运行。
完善师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坚持教代会以教师代表为主,支持教代会有效发挥作用,依法保持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巩固和加强教授担任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的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教授、学生参与专门行政委员会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教师个人表达诉求、参与管理的制度。
第四篇 实施保障
一、健全规划组织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学校规划制定和实施组织保障体系。
(一)建立北京大学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由校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组成的北京大学战略咨询委员会,为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方针与政策、学校中长期规划、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提供咨询。
(二)加强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建设。修订完善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确其在学校议事决策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优化调整规划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员结构、工作机制、会议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承载能力建设,配足相应的人员、经费、办公空间与设施,切实加强和发挥规划委员会有关学科建设、机构编制、校园建设、文化建设、空间分配、资源配置等校务发展的规划职能。
二、完善多层次有机衔接的计划体系
(一)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等计划体系间的相互衔接。结合《规划纲要》的要求,修订完善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切实制定好年度计划,对五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提出年度详细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部署,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规划纲要》。
(二)做好规划实施配套工作。分解落实规划任务,制定和完善配套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
(三)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预算。规范项目审批制度。依据规划进行前期论证和立项审批,未纳入年度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以项目定预算,凡是没有立项的项目原则上不得给予预算支持。实行项目带动,组织实施好规划确定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并完善全过程资金、资产、资源配置的内部审计和控制。
三、完善开源节流的投融资体系
除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更大增长外,应着力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现教育基金三倍增长目标。提高北京大学筹资能力,做大做强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力争到2015年基金规模达到2010年的三倍。完善学校、院系二级筹资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学校、院系筹资资源,发挥校友网络的筹资功能,加快开拓面向境内外个人、企业、基金会的多层次、多样化筹资渠道体系。围绕学校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发展基金、讲席教授基金和基础设施基金等重点领域的筹资力度,注重不动本基金的筹集工作。不断完善捐赠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基金投资体制机制,大力提高基金运营能力,确保和继续提高基金会的公信力。
(二)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成长计划。完善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和规范学校产业管理工作,维护和提升学校股权权益,促进学校经营性资产收益实现较大程度的合理增长。
(三)推进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现行预算分配模式。完善预算委员会的工作机制,逐步推行院系总项预算制度。建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成本核算制度,探索有偿使用等方式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四、建立健全监测评估调控体系
(一)以评估带规划,以规划促评估。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效果反馈系统。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对规划实施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各项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检查各部门、各层次之间行动是否一致,提高规划的可实施程度和实施效率。将评估结果纳入规划修订程序,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及举措,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和时效性。对年度计划实施进行期终考核,建立规划问责制度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修订规划方案,确定下一学期工作重点,指导下一年度计划的编制。
(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多元评估系统。建立专家库、数据库、部门合作机制,提高评估工作技术条件,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建立各部门共享的信息数据库,为“十二五”规划评估提供支撑数据。在规划时限基础上合理调整评估周期。通过委托方、实施方和参与部门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利用独立评估机构、中介机构或相关学术机构的丰富经验和优厚资源,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统计、分析和测评,从根本上保障规划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规划实施做好监督。■
>> 附:《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诞生大事记
第一阶段:编制启动,确定思路(2010年12月-2011年2月)
1、2010年12月,发展规划部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学校党政联席会决定启动北京大学“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随后发展规划部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2、2011年2月,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向吴志攀常务副校长汇报了规划编制思路。随后,杨开忠秘书长在学校寒假战略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汇报,学校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指示,并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制起草小组和编制起草秘书办公室。
第二阶段:科学研究,深入思考(2011年3月-2011年4月)
3、2011年3月,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召开多次工作会议,集中起草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
4、2011年4月,规划编制起草小组与汤森路透、艾斯维尔数据公司、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进行我校学科发展SWOT分析,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学科发展支撑报告。
第三阶段:全员参与,民主制定(2011年4月-2011年7月)
5、2011年3月底,发展规划部开通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网站,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截至4月30日,陆续收到邮件18封,总计15300字。
6、2011年4月-7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学生座谈会、校职能部门座谈会(共两轮)、人文社科院长讨论会、理工科院长讨论会、医学部座谈会,共计6次,参会人数达120余人。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广泛听取了学生、教师和各部门意见,并充分吸收到规划的制定工作中,形成征求意见第三稿。
第四阶段:不断凝练,持续提升(2011年7月-2011年9月)
7、2011年7月-8月,根据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北京大学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规划编制起草小组深入学习,将勇担使命、再立新功、示范引领、走在前列、抢抓机遇、大有作为的精神贯彻到规划文本中,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四、第五稿。
8、2011年9月上旬,规划编制小组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座谈并汇报“十二五”规划纲要内容,形成征求意见第六稿,并呈送朱书记、周校长审阅,书记、校长做出重要批示,要对规划“再思考、再完善、再调整、再提升”。规划编制起草小组根据校领导指导精神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七稿。
9、2011年10月中旬,根据学校领导班子秋季战略研讨会意见,规划编制起草小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八稿。
10、2011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全校各单位、院系党委全面讨论,规划编制起草小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九稿。
11、2011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通过教代会审议,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在充分吸纳全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纲要》又做了深入细致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十稿。
12、2011年12月21日,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到发展规划部调研,做出进一步修改指示,规划编制起草小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十一稿。
13、2011年12月27日,学校党政联系会审议通过,规划编制起草小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十二稿。
第五阶段:审议上报,继续完善(2012年1月-2012年6月)
14、2012年1月2日,《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校长签发上报教育部。
15、2012年2月27日,发展规划部组织召开校学术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讨论会,25位委员出席会议,对“十二五”规划进行全面深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3月1日,规划编制起草小组根据校学术委员修改意见,再次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形成《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稿,并再次上报教育部。
16、2012年6月25日,结合学校第十二大党代会精神,规划编制起草小组进一步修订、补充、完善规划内容,形成《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稿。
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组
2012年6月25日